雖然從傳統角度來看,激光熔覆技術屬于一種堆焊技術,但是其已經應用于在現有結構上進行增材制造并賦予工件3D特性的加工領域,同時相比傳統制造方法其經濟效益更加顯著。激光熔覆機技術與傳統基材制造方法的結合已經成為鉆具領域,尤其是鉆探工具制造的變革性技術。特別是在近期,這種復合型的生產制造技術在很多領域中都對傳統制造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激光熔覆技術的基本原理
與傳統的熔覆技術相比,激光熔覆技術具有兩大特點,其一是采用激光束作為焊接熱源,其次是其采用獨有的方式將涂層材料置于工件表面。這兩大特性使得其他熔覆方法在使用和操作性能上只能望其項背。
激光在機理上與等離子電弧有很大的不同。等離子體產生于離子化的氣體,在離子化氣體中,原子或分子被分解成帶電的電子和離子,電流通過這些帶電粒子進行傳輸。這些帶電粒子通過在母材和電極間施加較大的電壓后電離獲得。當電弧形成后,在焊接電源、電弧與工件之間會形成完整的通路,電流在流經電弧時,就會產生較大的電阻熱。類似于把一根金屬絲兩端分別接到電池的正負極上出現的短路現象,如果此時你的手指摁在電池兩端,相信過不了幾秒鐘你就會因太燙而把電池扔掉。實際上與工業級的激光器相比,等離子產生的熱量要更大,但是其熱行為的可控性難度較大。
激光是電磁輻射的一種集中表現形式,簡單地講,就是聚集在一起的光束。Laser一詞本身就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受激輻射光放大)首字母的縮寫。雖然激光束的產生已經超過了本文所論述的范疇,但是知道激光屬于光線范疇,并且遵循光的傳播規律,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使用激光。
影響激光作用效果的兩大因素分別是激光波長和輸出功率。激光波長與量子力學效應直接相關。這種效應取決于激光束產生的介質,但僅從工藝角度來看,同一種介質所產生的激光幾乎具有同樣的單一波長。因此,在數納米尺寸范圍內,激光束基本是“單色的”,這對材料的激光加工具有很大的影響。金屬對激光輻射的吸收隨著激光束的波長而變化,而這種聚焦能量的吸收是熔覆過程穩定的關鍵因素。對于諸如依靠激光輻射的吸收來進行熔化金屬的激光熔覆加工方法,激光波長在確定激光功率的選擇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大多數工業型激光熔覆設備的紅外激光波長要常于可見光,在1到10μm的近可視紅外光譜范圍內。因此,肉眼看不見這些激光束,但重要的是要知道當波長位于此范圍內的上下限時,其表現效果會出現明顯的不同。
激光熔覆所需要的激光器功率要達到數千瓦級,這意味著上百萬束手持紅色激光束同時聚焦在不到一枚硬幣大小的區域。此時聚焦在金屬表面產生的熱量足以把基體熔化,對于鋼來講,表面溫度能夠達到2500~3000℃。針對不同的材料,在進行表面熔覆時需要的熱量不同;但是對于同種材料來講,無論是采用激光熱源還是電弧熱源,都需要將母材加熱到熔化溫度,但是由于激光束是高度集中的熱源,因此其所需要的總能量要低于弧焊熱源。激光熱源只作用在需要的區域,而弧焊熱源中有很大一部分熱量要消耗在非加熱區域,所以在熔化金屬方面激光熱源更有效率 。簡單的講,電弧熔覆就像是探照燈,而激光熔覆就相當于在必要的時候閃光提醒的激光束。與焊接相類似,激光熔覆時熔化的區域也叫作在熔池。
圖1所示為無粉下母材自熔激光熔覆熔池示意圖,并通過熱成像對熔池形狀和熱源分布進行了表征。激光熔覆時,加熱、熔化、凝固幾乎同時發生,整個過程在不到1s的時間內完成。
熔覆層的制備需要在熔池中加入涂層材料進行熔化。這些涂層材料往往具有先進的合金體系,在熔池中熔化并凝固后形成熔覆層。那么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些熔覆材料是采用什么方式加入到熔池之中的呢?一般來講,主要有預先置粉、過程吹粉、熔化藥芯焊絲或實芯焊絲幾種方式。工業上常用的激光熔覆送料方式是采用吹制粉料系統,因為這種方式可以便捷的對熔覆層進行成分調控,同時送粉率較高,對于復雜架構的熔覆層制備適應性較強。該過程的吹制部分,在業內也稱做強制送粉,它是指使用惰性保護氣體(通常是氬氣)以設定的流量將粉末顆粒從料斗中通過噴嘴吹送到熔池上。同時直接作用在液態金屬的保護氣體也能防止熔池和熔化的涂層材料免受大氣的氧化,提升涂層熔覆質量。
氣體保護是大多數焊接方法的標準條件。激光熔覆時強制送粉方式再進一步細分可分為兩種,分別是同軸送粉和同步側送粉。同軸送粉是指粉末沿著與激光束同軸的方向送進熔池,常用來進行工件外表面或柱狀部件的外表面熔覆,具有熔覆效率高、結構適應性強的特點。同步側送粉能夠實現狹窄空間的熔覆制備,比如柱形部件或孔的內壁熔覆。特殊結構的同步側送粉裝置甚至能實現直徑26mm以下,長度0.5m的工件內壁熔覆。
激光熔覆的單道涂層寬度一般為4~5mm,余高介于0.5~1.5mm之間。圖2所示為典型的同軸送粉式激光熔覆原理示意圖。封面圖片為采用該方法熔覆的實際產品樣件。
激光熔覆過程是一項較為敏感的過程,根據被熔覆工件的材料種類及產品結構,改變任何典型參數都可能對涂層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包括粉的種類、送粉速率、熔覆速度。即使最有經驗的激光熔覆從業者,在工藝條件與最終涂層尺寸、質量之間的關系上也需要仔細的斟酌并加以考慮。由于激光熔覆是多項同時發生并相互關聯的物理過程互相耦合產生,因此改變任何一個參數都可能帶來多米諾骨牌的效應,比如傳熱、流體在熔池中的流動、激光的吸收、粉末顆粒與熔池表面的相互作用、焊道的凝固等過程都可能產生變化。過程參數的變化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這些物理機制,過度調節某些參數甚至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為了說明單個參數變化會對多種物理現象產生影響,我們可以用增加涂層厚度的例子來說明。比如當我們想讓涂層厚度更厚時,常用的做法是增加送粉速率。但是什么會增加送粉速度,從而讓涂層厚度增加呢?原因有兩點,首先是增加的粉末吸收了一部分激光能量,產生了更大的熔池,這個時候噴出的粉末就會有更多的熔化區域,其二是新增的粉末量也增大了整個涂層的體積,因此能夠使涂層厚度增加。
但是,粉末送進速率的增加并不會永遠使熔覆層的厚度增加,當送進量達到臨界值再增大后,過多的粉末會在激光束下形成較大的陰影,這種陰影會限制激光束加熱母材并形成穩定熔池的能力。隨著粉末送進量的繼續增加,會降低母材吸收的總熱量,這樣就會減少熔池尺寸,使熔敷厚度降低,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可以看出粉末進給速率可以同時影響熔敷過程的傳熱和傳質,從而影響涂層的厚度。如何設定參數并獲得理想的效果,這需要我們將經驗與對過程物理效應和條件的理解相融合,僅靠設備不足以保證涂層過程的成功進行,在熔敷作業實施前,必須要對焊接熱輸入以及母材熔敷的冶金性能加以充分的考慮,才能實現高效、低成本的涂層制備。